云南省老年人乒乓球协会欢迎你!

教您怎样DIY乒乓底板(粘拍.灌胶.打磨)

日期:2012-04-24 15:21:48   来源:云南省老年人乒乓球协会

  给海绵也刷上胶水,待海绵、胶皮上的胶水均干至不怎么粘手时,如图7所示,将一张比较结实、表面光滑的白纸轻轻置于海绵上,只留出靠拍柄的一窄条,把胶皮轻放上去,然后边抽白纸边用滚子跟着碾,一定要轻,否则会把胶皮压变形,一遍滚完之后可再稍用力多滚两道以使粘贴牢固。若是临时没有滚子可用,以手代替也可,如图8,由中间向两边轻按,注意按压的点密一些以将气泡赶出,千万别东一下西一下地乱按,且不要用力拉撑胶皮。熟练之后,也可不用白纸“做媒”。如果想走“专业路线”,则略有不同。给海绵刷胶水的遍数要多一些,每次不等膨胀的海绵复原即行粘合,为迅速让海绵尽可能多地膨胀,可在刷完一遍胶水后,待其变形到最厉害时,即贴到底板上闷一会儿,撕下来再刷,再闷,再刷,如此反复。你还可以先将胶皮与海绵粘合,再给海绵灌胶,这样在海绵膨胀的同时胶皮也被拉伸。灌胶后,每次打球结束时最好把覆盖物撕下来,让身体紧绷的伙计喘口气,不然他很快就会老化掉。甚至,有一种不需大量胶水而能自制“TENSOR”的方法,即粘贴时尽可能用滚子加力把海绵拉伸撑开,使其硬生生地绷在底板上,击球时同样能听到金属声,速度也增加许多,但由于胶水的缺位手感就不是那么柔和了,旋转也差很多,若是让胶皮同海绵一起“受刑”,则胶皮还有可能在使用几次之后裂开,就像真正的TENSOR套胶的脆性胶面那样。

  如果胶皮与海绵之间脱胶,直接从脱胶的缝隙里补胶并非明智之举,最好是小心地将其整个揭下重贴,或者干脆换新的。    对于直板,多数人DIY时都会在覆盖物与拍柄之间留出一定空隙,但也有人喜欢全部贴满,这就因人而异了。不过,对于贴两面的直板,小编建议将背面贴满,一方面利于手指握拍,另一方面若是两面都留空隙则球拍的重心会过于靠拍头而显挥动不便

  对于经常DIY球拍的人来说,将海绵从底板上撕下并非难事——他们的粘贴习惯往往保证了覆盖物的易于分离,即使偶有粘得过紧的,只需慢慢沿垂直于底板表面木纹的方向用力即可。但海绵的使用寿命一般长于胶皮,此时若想把胶皮剥下并保留海绵就有一定难度了。进口套胶通常是最难处理的,主要问题在于海绵质地相对柔软,而早期的国产套胶则好办得多,小编在准备此文的过程中就曾找来一片搭配普通天津橙海绵的套胶,未借助任何辅助手段,很轻松就直接撕开了。这一方面与其制造中的粘合不及进口套胶紧密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传统国产海绵大多质地较硬不易损坏。然而,自G888开始,国产套胶尤其DHS的套胶越来越难对付了,其胶皮与海绵简直浑然一体密不可分,颇有与国际接轨之势。若是自己将海绵与胶皮粘合的,则相对较易分离。不过,任它何种情况,相信你在看完我们的攻略,再稍加实践摸索之后,都可成功地完成“剥皮”手术。

  目前任何海绵与胶皮之间的粘合剂,全逃不出有机化学物质的范畴,针对这一本质,剥皮便有两种思路——溶解和加热。前者是“以胶攻胶”,用新的有机化学物质来溶解原有的粘合剂,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所用溶剂是否“适销对路”;后者是“凤凰涅磐”,让粘合剂受热后逐渐融解,讲究的是火候、技巧和耐心。哪种方式更好?不能一概而论,而需视具体条件判断,不同的情况有五花八门的应对方法。    先说加热。最常见的加热方法是电吹风,如图9所示,先以最高温度最强风力对准胶皮边缘的一角猛吹,待此处的粘合有所松动时,用手掀开一角,像图10中那样,对着胶皮与海绵之间吹,边吹边适度用力扯住胶皮,就会看到胶粒一个个与海绵分开了。此法的关键在于,“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一定要将局部加热到足够温度时再进行用力分离,若是东晃晃西晃晃的吹法,不知要吹到何年何月了。如果觉得电吹风太慢,或者怕热风吹得手烫,不妨换用更高级的装备——蒸气熨斗(或普通电熨斗):直接在胶皮上高温熨烫,适当时间后以手慢慢撕开。网友Zamq干脆把待分离的覆盖物(胶皮朝下)放到拿掉锅体的电饭煲上加热然后剥离,烹了一道“铁板烧”的菜,与此类似的是用电炉烤。Kwong网友则匠心独具,将烧开水时炊壶嘴冒出的蒸气喷向海绵与胶皮之间以达到加热的目的,但需小心勿烫伤自己。顺便说一句,竟然有人直接将覆盖物放到开水中煮,即使海绵能抵御100摄氏度的连续高温,钻进海绵气孔中的水也会令其难以继续使用了。操作难度较大的,不妨事先戴上手套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