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刀不老 雄风犹存
李国庆
每次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业余老年乒乓球赛,人们总能见到一位年过七旬、精神健旺的老同志,在球台前挥拍奋战,虎虎生威。他头脑灵活,技术娴熟,战术多变,敢于搏杀,每每在关键时刻过关斩将,克敌制胜。特别是在不久前云南省老年乒协举行的春季交流赛中,李翠生代表红牛一队与实力强劲的联谊四队交手,他一人接连战胜陈万夫、段景光两名强手,独得两分,为红牛队顺利出线立下汗马功劳。最近,他还在正式比赛中把一些全国老年业余乒乓球运动健将拉下马,被称为老当益壮的“黑马”,在云南省老年乒坛传为佳话。
这位云南乒坛老将就是昆明供电局老年体协运动会委员李翠生。
李翠生,云南剑川人,白族,今年已满77岁。他爱好乒乓球运动,源于30年前。1983年,李翠生突感肝区疼痛,浑身乏力,经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查,诊断为中毒性肝硬化,给他开了三个月的病假。李翠生听从医生建议,采用药物治疗和运动治疗相结合的办法,争取早日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药物治疗容易,运动治疗选择什么项目好呢?他经过反复考虑并征求医生的意见,选择了自己比较喜欢的乒乓球。为此,他主动辞去昆明供电局生产科党支部书记职务,要求去管理职工乒乓球室。这样,他可以一边工作一边打球,有益身体康复。体育治疗,贵在坚持。李翠生由于身体有病,刚开始锻炼的时候,打球打不了几分钟便头晕眼花,虚汗直冒,喘作一团。他便躺下休息一会儿,然后爬起来继续打。这样一天下来,往往反反复复几十回。有人看他如此受罪,劝他放弃算了,何苦自己折磨自己?他坚定地说,万事开头难,不能小受挫折便打退堂鼓,这样永远治不好自己的病。他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逐渐加大运动量,从一开始的几分钟到后来的两三个小时,天天如此,从不间断。漫长的14年过去,奇迹终于出现了,当1997年他办理退休手术前去体检的时候,肝硬化症状完全消失,他又成了一个健康人,而且比以前更加壮实,耐力和爆发力大大超过同龄人。
李翠生与乒乓球相生相伴,一方面把它当做锻炼身体的手段,另一方面把它当做一门艺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潜心研究,不断提高技战术水平,向业余乒乓球强手迈进。他经过多年摸索、探寻,积累经验,发现规律,从而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乒乓经”:“发球时,以隐蔽手法发左短上下旋球为主,对方不容易判断,要么失误,要么回球质量不高,自己趁机起板,陷对方于被动;在碰到横拍球手时,以发中近网短球为主,一有机会尽量多攻对方左边,使其难以回击;在碰到长胶选手时,可运用“搓一板,推一板”的战术,要争取主动抢先上手,避免与其“泡蘑菇”,打消耗战,这样进入对方节奏,较难取胜。自然,每个选手都有自己的特点,在赛前要针对对方的优缺点制订相应的战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如果是遭遇战,则要随机应变,及时改换战术,扬长避短,以智谋取胜。”有人学习他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向他表示感谢,他却谦虚地说:“这些都是我个人的体会和感受,不一定正确,只能供人参考,不能作为信条,请千万牢记。”
有球友说:“我最怕和李翠生交手,只要你赢过他一回,便成为他的琢磨对象,下次再碰到他,就很难说鹿死谁手了。”我本人也有这样的感受,以前我对他是赢多负少,现在是赢少负多,可他比我大十多岁,许多人称赞他:“宝刀不老,雄风犹存”,绝非溢美之词。不信,请看他近年来的战绩——
在2010年参赛水平较高的云南电网老年人乒乓球单打比赛中,荣获男子单打冠军;在2012年云南省省级机关老年乒协组织的首届“永盛烧坊•金牌大曲杯”乒乓球大奖赛中,荣获男子甲组团体第三名;在高手云集、强将如林的2012年大理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乒乓球比赛中,荣获70岁组男单第五名。
很多球友都说:“看到李翠生如此高龄还能保持这么好的状态,我们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因为他为我们大家树立了榜样,我们也要像他那样,把乒乓球当做自己的第二生命,活到100岁,打到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