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老年人乒乓球协会欢迎你!

乒乓球运动带来的智慧助我攀登医学险峰——张浩文

日期:2016-09-17 12:07:09   来源:云南省老年人乒乓球协会
 
 云南老年人乒乓球协会,从前期到现在,为促进中老年乒乓球友的身心健康,走过了欢歌笑语的十年历程。协会现在提供条件,组织会员撰写值得记忆的往事和乒乓球带来的故事,本人是参加协会活动的受益者,愿意与球友们一道,参与讲述自己的故事与收获,与大家共同分享。我在攀登医学险峰过程中所获得的新认识,希望提供球友们作为促进健康长寿的有益参考。

一、关于乒乓球运动

乒乓球运动给参与者带来健康、友谊、欢乐和智慧,这是球友们的亲身感受和共识,还成为许多退休老人延年益寿的重要活动。一旦开始乒乓球活动,无论头脑中的任何烦恼、还是躯体上的许多不适,几乎都被全部抛弃,换来的是轻松、愉快和强身健体的明显效果。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安全文明的室内运动,风雨无阻,避免紫外线的伤害,不受性别和年龄的限制,不存在肢体接触和碰撞,意外受伤大为减少。超过80岁高龄的许多球友,仍像年轻人一样,生龙活虎地参加比赛,这是乒乓球活动促进健康的明证。

对于乒乓球运动的好处,我年轻时没有注意到,当时主要打网球,是云南省体委网球队的运动员。后来发现自己在身高和力量方面的弱点,即中止了两年的职业运动生涯,继续读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现在的昆明理工大学任教直到退休。在云南省通海、峨山7.8级大地震中,与我同住一室的本校10多位同事中,我是唯一的幸存者,因受重伤,在昆明军区43医院妇产科住院治疗,来看望我的亲友开玩笑说,那有男人能有住妇产科的福分……,伤愈后因右手伤情不宜再打网球,就逐渐转到与网球相似的乒乓球运动中。

云南省网球队的钱耀彬教练,年轻时在英国打网球就很有名气,归国后成为中国著名的网球教练,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历史是他介绍的。乒乓球运动1890年起源于英国,是在网球运动的基础上发展形成。起因是网球场地过大,侵占过多农田,为克服这一缺陷,有人就将网球的地面运动改变成为桌上运动,名称就自然定为“桌上的网球”,初期简称为桌球。网球因场地大,允许球不落地可以在空中击球,或球落入场内跳一次后击球,桌球运动则规定,球必须落到对方桌面上,只允许跳一次后击球。网球的英文名称是“tennis”,乒乓球则称为“table(桌) tennis”。桌球场地改小之后,很快进入英国及西方宫廷和教会等重要场所,迅速得到普及。

乒乓球运动1900~1902年传入日本,1904年传入中国上海。在中国,桌球名称根据球撞击桌面和球拍发出的悦耳声响,改称乒乓球。乒乓球运动由于诸多优点,为人们所喜爱, 1926年举办了第一届世乒赛。1988年,乒乓球运动正式列入奥运会的竞赛项目。在中国,乒乓球运动深受大众喜爱,逐步演变和发展成为中国体育运动的“国球”,无论在推广面和竞赛的成就上,均名列世界第一。

表面上看,网球的运动时速已达100多公里,比乒乓球快得多,但从击球到对方接球的时间段相比,乒乓球则短得多,加上乒乓球拍的胶皮有多种不同类型,导致球的旋转变化多样,要求乒乓球运动员要有更快的反应速度和对策,才能有效回球。乒乓球运动的适应面广,不受性别,年龄、时间等因素的限制,而运动目的则有健体型、竞赛型、以球会友等类型。如果参加竞赛,获得的收效更丰富,但需要练好基本功,练出特长,增长智慧,能扬长避短,临场快速调整策略,才能取胜。
 

参加乒乓球运动,每个人都有特长,要打赢一场球不容易,高手和一般选手都能赢球,但高手打十场比赛,可能胜7~9场,二流选手只可能胜4~6场。我偶然也会胜高手,但基本功还有许多不足,无论赢球或输球,我都感到有收获、有进步,特别是从许多高手身上学到了不少智慧。

大家熟悉的马列、马竹贤和赵文华等高手,他们善于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面对不认识的强手,经常在失利的情况下,迅速分析和发现对手的弱点,改变战术、反败为胜。张绍华在比赛中,获得过许多辉煌战绩,他用近台快攻、出其不意、准确打点的方法,常使对手防不胜防。曾连生使用忽快忽慢、控制对手节奏的战术,卓有成效。

在乒乓球发展史上,直拍横打属于重大创新,这是云南省黄文武教练最早创造和发明的,他在创新初期,曾遭受不少乒乓球界名人的否定和取笑,经过多年各种世界乒乓球赛事的实践证实,直拍横打是成功的,得到乒乓球界的承认,在乒乓球爱好者和世界级强手中迅速推广应用。黄文武教练在平凡的训练中,默默无闻地为乒乓球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乒乓球技术创新留下了奠基性丰碑。他在比赛中,根据出现的机会或对手特点,时常采用转换左右手攻击或转换左右手发球的变化,使对手感到意外,造成反应迟缓或失误,这种特长和技术也是他的创造。

二、关于攀登医学险峰

乒乓球运动给我带来的智慧,促使我认识到扬长避短是一条成功之路,在我攀登医学险峰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40年来,我一直关注医学在癌症等慢性病方面的研究进展,看到西医在慢性病诊治方面出现的问题,希望用自己具有多学科知识的长处,协助医学走出困境发挥作用。为了深入研究医学,投入了10多年时间,系统学习医学本科、研究生的主要教材及有关医学专著,较全面研究现代医学、中国传统医学、国内外各种经验医学的亮点、针对性和存在的问题,使我在多学科融和的医学平台上,进入医学研究前沿,创建了新型的边缘医学学科“软医学”,软医学在国内外医学领域中尚属空白,并于2013年10月通过国内医学专家评议会肯定。利用软医学研究癌症等慢性病,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找到了治疗癌症的一条新路, 2016年1月在昆明通过国家级专家认证,获得很高的评价。

旁人可能感到奇怪,我不是医生,为什么搞医学研究,而且目标是世界医学难题,这就需要从我对医学的浓厚兴趣说起。考大学时,希望学医,因眼睛辨色力不合格,只有改学数学,以后成为了大学数学教师。运动员的经历启发我,要多作贡献,就要从事有兴趣的工作,虽然在数学领域也有成绩,但因兴趣不浓,就在1976年转入计算机科学领域,这是一个新学科,所取得的成绩明显增加了,但我最大的兴趣还是医学,始终关注医学的进展和面临的问题。1988年8月,曾给云南省科技进步奖评委会的医学专家组,作了一次以癌症为主题的专题讲座,这是与医学界的初期交流。近30年过去了,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增加,患者及其家庭因病致贫,生活十分悲惨,促使我完全转入了医学研究领域,希望对抢救生命有所贡献。

根据我的研究成果,多数癌症并不难治,下面进行通俗介绍,协助球友增加一些医学新认识,为患者提供挽救生命、尽快康复增加一条新路。

众所周知,电脑由硬件和软件组成,软件由控制电脑运行的各种程序组成,当电脑出现软件故障、即程序出现故障时,应该由软件专业人员、而不是硬件专业人员来维修。人体比电脑复杂得多,由液态物质、固态物质和程序体等三大部分所组成,程序体由控制生命活动的程序所组成,分别存放在细胞基因(DNA)中。人体中的控制程序有两种来源,一是来自父母的遗传基因,二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为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自动生成。现代人体科学的成就表明,人体相当于一种生物型电脑。西医目前的治病手段主要是药物和手术,对人体内实体性的疾病治疗有效、即对液态物质和固态物质进行调节和处理,重点是治疗急症,并不能根治程序体故障带来的慢性病(我定义为软疾病)。也就是说,西医在治疗肿瘤方面出现了类似于请电脑硬件工程师维修软故障的问题。因此近百年来,西医对癌症的治疗,没有重大突破,治疗癌症有很大的盲目性。引用癌症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对癌症的治疗现状的表述是:“治疗难度在逐例增加,越治越难”。

要攻克癌症,不能再走老路,需要另辟蹊径。首先要解决的是找到癌症的发病机制和病因,这是医学界一直没有解决的难题,我的研究已成功解决这一难题。针对癌症等慢性病,还创建了多学科融合的新型边缘医学学科——“软医学”,使用针对病因的软治疗方法,即是“针对病因、个体化、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2013年10月25日,软医学和软治疗得到国内医学专家评议会肯定。评议意见认为: “是攻克慢性病难题的一条新路,……是比较安全、方便、无痛苦的治疗方法,已有一些慢性病患者个案,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我对治愈癌症、包括挽救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充满信心。多年来免费为国内外许多癌症患者提供治疗方案和咨询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较丰富经验,30多年前按照我提供的方案治疗的癌症患者至今仍然健在。有一些患者,采纳了我的治疗方案,处于逐渐康复的过程中,一旦急于康复,改用西医的不当方案,很快就离世,我的帮助便半途而废,这样的例子很多。

许多昆明球友都认识蔡立权,他是云南省国土厅的厅级干部,也是一位乒乓球高手,因肺癌前往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求治,我打电话到广州,希望协助他,他说回昆再谈。回昆后他告诉我:在广州检查,发现肺癌范围扩大了,并转移到大脑,还透过颅骨出现在头皮上,医生认为他不宜马上治疗,安排他服一周中药进行调理,还强调中药不能治癌,目的是增强抵抗力。一周后,再次检查,发现肺癌范围缩小,脑内和头皮上的转移已消失,主管医生表示“不可思议”。他在一周之内好转得如此之快,我认为得益于大脑轻松下来,来到全国治癌水平最高的医院,感到有了希望,大脑中的焦虑自觉与不自觉地减轻或暂时消失,促使大脑有了调整癌组织的条件。证实我的研究成果中,大脑资源是否运行过饱和,是产生癌症或癌症消失的重要因素。我为他提供了治疗方案,嘱咐不能做化疗,希望保持联系,但他很快失去联系。二个月后才知道他去住院做化疗,导致病情加重,希望我尽快提供治疗方案,二天后打电话联系送方案,接电话是他女儿,说他刚过世,并说他去做化疗,开始没有告诉家人,家人没有机会反对。

昆明理工大学徐裕民副教授,患肺癌后采纳我提供的方案,病情稳定趋好,但他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去做了肺部放疗,射线损伤了脊髓神经,造成大便严重失禁,精神十分痛苦,治疗大便失禁的不断折腾,使他很快离世。

西医在药物和手术方面的成就,已经举世公认,如果用在与癌症有关的并发症上,可以减轻症状,但不能根治癌症(少数特殊情况除外),这是医学界的共识。西医治疗癌症的主要疗法是手术、放疗和化疗,当癌组织在某些器官中造成占位伤害或通道阻塞时,手术往往是救命的关键方法,手术基本无污染,可以切除癌组织,尽量保留正常组织。放疗和化疗都是好坏组织一起杀,属于存在严重污染的治疗方法,它们在效果上又有很大的差别。放疗对于某些特殊部位,如体表及某些器官有很好的疗效,但必须确保射线对机体的伤害不能过大。化疗存在伤害性大、风险性大,即使资料显示有少数患者经过化疗成活,仍受到较多的医生和患者的质疑,认为经过化疗成活的患者是因为命大,即抵抗力特强是康复的主要原因。

西医百年治疗癌症的实践提醒人们:“我们对肿瘤的研究应该有新设想,走老路可能是没有出路的。”这又是樊代明院土指出的方向,目前西医暂时没有找到新路,我找到的治癌新路虽然通过了国家级医学专家认证,但要成为整个医学界的共识,可能还需要较长的时期,医院老的习惯认识和治疗方法不容易很快转变。这就要求癌症患者对目前各种治癌的优缺点有所了解,才能在求治过程中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我以脑科学的创新研究作为慢性病研究的切入点,在癌症、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方面均有突破性进展,较美国和欧盟的同类研究,已领先多年,获得一些著名医学专家的肯定和支持,形成了医学创新团队,预计将于明年创建全球首个癌症软医学诊治咨询中心,并协助中医院逐步转变为以诊治慢性病为主的软医学新型医院,为抢救患者生命竭尽全力。如果需要我帮助,可通过电话:13577160741、微信:zhwkg506或者QQ :2598930030联系,我的帮助不收费,需要获得的回报是患者传来康复的佳音。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张浩文

2016年9月16日